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书画网
第25法 三部呼应 凡三部者,应朝揖顾盼,避就相迎。如只书一部,绝不可成其独字。行书急就,也不可杂乱无章。 第26法 钩趯匕刃 包世臣曰:“钩为趯者,如人之趯脚,其力初不在脚,猝然引起,而全力遂注脚尖,故钩未断不可作飘势挫锋,有失趯之义也。”楷法 中,钩身不宜长,犹如匕刃。古人云:“趯峻而势生。”
第27法 围而不堵 围而不堵、守不宜困为“口”之常法。凡书大“口”,均不可堵塞过于严紧,过于严紧使人有呆板、滞闷之感,行书尤甚, 古人有“兴致不弘曰速”之说。第28法 笔画增减 古人多有精妙之法于异写、帖写中,笔画增减意在求美,但沿习相传已有公认,今不可乱造,亦不可类推。元陈绎曾云:“ 太繁者减除之,太疏者补续之,必古人有样,乃可用耳。”
8/11 首页 上一页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 欧阳询75岁楷书《九成宫碑》玉山草堂本
下一篇: 田英章毛笔楷书《三国演义开篇词》米字格版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