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   文章作者:佚名

墨痕》等。

  1971沈尹默卒,时年八十九岁。有《书法论丛》、《沈尹默论书丛稿》等书学撰述行世,有《沈尹默行书墨迹》、《沈尹默书晋王右军题笔阵图后》、《沈尹默法书集》等字帖出版。潘天寿卒,时年七十五岁。甘谷汉简出土。

  1972朱建新《孙过庭书谱笺证》出版。山东临沂银雀山汉简出土。武威医简出土。

  1973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简策出土,启古隶研究之门径。高二适书《致智铠兄尺牍》。章士钊卒,时年九十三岁。

  1973—1975湖北江陵凤凰山汉墓简牍先后出土六批,达四百余枚。

  1974居延《相利善剑刀册》出土。

  1975来楚生卒,时年七十三岁。湖北云梦睡虎地秦简出土,秦隶面目始昭白天下。

  1976郑诵先卒,时年八十五岁。有《各种书体源流》行世。

  1977高二适卒,时年七十七岁。有《新定急就章及考证》一书行世。阜阳汉简出土。

  1978《书法》杂志于上海创刊。郭沫若卒,时年八十七岁。罗福颐《汉印文字征》增订本刊行。青海大通汉简出土。

  1979《书法研究》杂志于上海创刊。《历代书法论文选》由上海书画出版社编辑出版。台湾创办《印林》杂志。陆维钊书《题西泠印社成立七十五周年诗轴》。

  1980陆维钊卒,时年八十三岁。生前着有《中国书法》。全国第一届书法篆刻展览在沉阳举行。

  1981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吴玉如书《行书十四言联》。全国第一届书学讨论会在绍兴召开。

  1982《书法研究》开展关于书法艺术之性质的论辩。全国第一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览在南昌举行。吴玉如卒,时年八十五岁。

  1983《中国书法》杂志于北京创刊,一九八六年改版并定为季刊发行。张大千卒,时年八十五岁。容庚卒,时年九十岁。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五周年中日书法艺术交流展在北京举行。

  1984《书法报》在武汉创刊。第一届中国、新加坡书法交流展分别在北京和新加坡举行。全国第二届书法篆刻展览在北京举行。梁披云主编《中国书法大辞典》出版。

  1985沧县东汉朱书砖出土。河南国际书法展览在郑州开幕。现代书画学会在北京成立,同时举办现代书法展览。随之《中国书法》杂志刊载了关于现代书法的论辩。

  1986全国妇女书法篆刻展览在北京举行。第二届中国、新加坡书法交流展在北京开幕。全国第二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览在北京举行,并举行书法创作讨论会。中国书法展览在瑞典斯德哥尔摩揭幕。全国第二届书学讨论会在山东掖县召开。

  1987海峡两岸同胞诗书画作品展览在北京举行。全日本书道联盟访华团来华访问。中日妇女书法交流展览在北京举行。全国第三届书法篆刻展览在郑州开幕。

  1988方介堪卒,时年八十八岁。中日书法交流展在香港开幕。全国首届篆刻艺术展览在南京举行。

  1989全国第四届书法篆刻展览在北京举行。台湾书法家作品展览在北京举行

|<< << < 21 22 > >> >>|


  相关内容

在中国文字博物馆感受文字之美

佚名

西安碑林名碑书法展宁波亮相 展现石刻“中国书法史”

佚名

“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展”亮相国博

佚名

国博举办中国古代铜镜文化展

佚名

自强不息—叶浅予自选速写作品研究展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展出

佚名

2019中国艺术发展报告:网络文艺精品化渐成主流

佚名

中国美术馆有序开放 每日限额500人

袁思陶

领军拍卖行首次携手 中国嘉德与佳士得联袂呈献“2020+”主题合作

邢贺扬

详解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税收新政

佚名

书法“雄浑”审美形成中的民族心理作用

嵇绍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