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   文章作者:幽兰

     本人在法国教授中国书法期间,曾深刻地经历到美学词汇归类使用上和发展上之问题,这些问题也是许多中国艺术家在质问的,我们如何介绍中国现代书法的意义给西方人呢?「现代」书法是否能像洋去一样审美归类?还是与中国其它现代艺术思潮一样被划开?当代书法是否仍表现中国文化核心(即书写)之未来疑问?相反地,现代书法与世界艺术审美观念如何接触?这些问题显现了中国书法审美所具有的特点及创造力。由于本人经常参加的当代书法展览仅限于大陆地区;并不包括台湾;因此,本人只能就个人的体验,以及中国大陆当代书法的问题来加以论述。

一    中国当代书法的问题

包括以下几点:其一、为「现代性」与当代艺术之关联,以及「现代化」和「当代化」所包含之意义及划分。其二、为书法在世界之地位及其作用;至于对中国之功能及未来则非本人能回答之问题。其三、为西方与东方两者全然不同的美学用词、思考方式、哲学归类、技法实践之接触。现就以上问题详述如下。
    因本人长期住在欧洲,所以首先针对西方人对属于当代艺术的中国现代书法之认识加以谈论。遗撼的是,西方对中国现代艺术的了解很浅薄。自八○年代末起,西方国家早已举行过几次中国现代艺术展览,不过,多数的策划者仅对油画及装置艺术感兴趣,国画几乎未曾展出过。至于现代书法,虽然在中国艺坛十分重要,但多半鲜为人所知。1998年12月至1999年2月在巴黎索邦大举举行 [1][1]的《中国现代书法展》,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书法展。我对于这个展与成都1999年《巴蜀点兵99成都20世纪末中国现代书法回顾》展之观感大不相同:前者多半遵循传统,而后者的技法及观念则脱离传统范畴。
    少数关心中国现代艺术之西方艺评家及研究人真,通常仅止于谈论「前卫」;(或「先锋」)之作品。自20世纪初至八○年代,西方国家和中国开始艺术交流,并出版一些研究中国现代艺术史书(多半是英文书)[2][2],可惜书中不介绍最值得讨论的中国当代艺术潮流,而仅介绍前卫(先锋)艺术作品 [3][3]。不过,用「前卫」或「先锋」这些引自于西方艺术观念的用语,来称呼中国现代艺术是否合理?事实上,这些属于西方艺术传统的字眼,与中国当代艺术毫无关系。前卫(先锋)艺术在西方被视之为如同批评社会制度,及政冶管理的政治运动,因此,西方批评家、研究人员、画廊负责人宁可介绍一些旅居国外,并公开批评其国家政府现代中国艺术家(如美国的谷文达、徐冰或法国的黄永砅),或选择艺术作品中涉入政治观念(如中国之「政治普普」)(political Pop)艺术家。这些艺术家,皆因反传统的态度,而纳入现代书法家之列。
此外,西方艺评家、策展人及画廊负责人多半似乎对使用中国传统材质的作品不感兴趣(或不懂),所以近几年来,在欧洲(包括布鲁塞尔、科隆、柏那、柏林、阿姆斯特丹)所举行过的正式且大规模的中国现代艺术展览,通常不见中国纸上作品的踪影。对于这些人而言,传统素材的使用不仅是技法上的问题,同时也牵涉到精神层面上的问题。传统素材是内在状态受拘束的呈现,一旦现代观念以传统素材运用时,所呈现出来的作品,如在法国索邦大学的展出,并无法将现代书法之「创新」明确地向西方观众解释。因此,关于「现代书法」定义上的辩论,除专家之外,观众是无法理解的。所以中国当代艺术在西方人不了解之情况下,成了三振出局的牺牲者。
    在西方由于使用传统素材的中国现代艺术理论鲜为人知,因而在哲学、美学、艺术或文化上对于中国艺术界的质问虽然丰富多彩,但似乎没人关心。此种情况的产生确实是源于西方的无知与偏见(如将使用中国博统材料之作品视为过时),即

|<< << < 1 2 3 4 5 6 7 8 > >> >>|


  相关内容

150件中阿艺术家作品亮相千年瓷都

佚名

装置和行为艺术家莉莉·雷诺-德瓦尔获杜尚奖

佚名

在中国文字博物馆感受文字之美

佚名

嘉德春拍二十世纪与当代艺术4.04亿元收官

佚名

英国艺术史家、原泰特美术馆馆长艾伦·鲍内斯辞世

佚名

247万!国外艺术爱好者烧毁原画4倍价格卖出电子版

佚名

西安碑林名碑书法展宁波亮相 展现石刻“中国书法史”

佚名

澳洲艺术界“怪诞天才”个展“障碍画”正在展出

佚名

“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展”亮相国博

佚名

中青年石雕艺术作品在福建省美术馆展出

佚名